满唐华彩 - 满唐华彩 第1224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

    &esp;&esp;韩愈的目光望过场上的所有“俗人”,仿佛能幻想到浩瀚长江之上,李白与白鱀们一同逐浪戏水的情形。

    &esp;&esp;文会开场,诸人拿出诗作请王昌龄点评,其中不乏佳作。

    &esp;&esp;韩愈初时还只是旁观,听了许多诗句之后渐渐兴奋起来,眼中渐渐泛着跃跃欲试的光,遂高举起了手。

    &esp;&esp;他本有些怯场,但“老眼昏花”的王昌龄竟是看到了他,笑道:“这位小友可是也有诗作?”

    &esp;&esp;“有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韩愈初生牛犊不怕虎,脆生生应道:“小子也写了一首诗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王昌龄年纪大了,就喜欢小孩子,抚须笑道:“好好好,念来给诸贤听听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那边,韩会转头瞪了韩愈一眼,韩愈却已走到场中,有模有样地执了一礼。

    &esp;&esp;“小子方才来时,见到文德桥有一对离人,听他们互诉衷肠,一时兴起,作了一首诗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韩愈说罢,开口便yin了起来。

    &esp;&esp;“青青水中蒲,下有一双鱼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“君今上陇去,我在与谁居?”

    &esp;&esp;一诗念毕,引得堂中不少文人惭愧自己竟不如一个七岁孩童。

    &esp;&esp;王昌龄连连点头,夸赞勉励了韩愈。

    &esp;&esp;此时桥上那对男女还未走远,便有好事者追上他们,将韩愈这首小诗相赠,并引他们入场向其告谢。

    &esp;&esp;杜有邻便问起他们为何要离散,那女子泣泪称她家中父母嫌男方家境贫寒,不许他们的婚事,那男子便决定往长安贩货。

    &esp;&esp;“岂还有这种门第之见?”杜有邻摇头感慨,向那女子道:“让你爷娘前来,老夫代你与他们说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他原本是个拘于礼法的古板之人,能这么说,是因这些年来世人观念的渐渐改变,已出现了些打破门第界限的声音。

    &esp;&esp;“杜公稍待,只怕强扭的瓜不甜。”崔洞开口提醒了一句。

    &esp;&esp;众人正觉得这个世家子是看不起贫寒子弟,他却接着说道:“所谓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。我看小娘子戴的首饰质地不凡,当属高门,令尊想必看不上贩夫走卒之辈,你这小郎若想配得上她这世家千金,我教你两条路,一是随我做远洋贸易,二可往安西从军,年内安身立业不难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那一双男女没能听出他这番话的价值,依旧垂泪,不知如何选择,反而是姚汝能提醒道:“还不谢过崔公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姚汝能很清楚如今是个充满机遇的时代,让贫寒出身的子弟能够在几年之内跃迁到与高门贵胄相配的地步,这放在以前,崔洞是提都不会提的。

    &esp;&esp;《新思报》的主编在民间年轻男女中颇有信服力,那男子这才请求追随崔洞,之后与那女子千恩万谢地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&esp;&esp;这算是为韩愈的诗增添了一桩小小的佳话。

    &esp;&esp;之后的文会虽也有数首传世诗词问世,终究是没能弥补李白的缺席带来的遗憾。

    &esp;&esp;于是姚汝能不紧不慢地从怀中掏出两张纸来,道:“那我便念一念顾炎武先生往蔽社投稿的诗句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“好。”

    &esp;&esp;场面登时安静下来,人们都想听听那个一向只喜欢议论国事的顾先生能写出怎样的诗来。

    &esp;&esp;此时已是黄昏,姚汝能转头看去,不知何时夕阳已在门外铺了一层金辉。

    &esp;&esp;他自然而然地yin出那诗来。

    &esp;&esp;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”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